當前位置:首頁 >> 技術文摘 >> 詳細內容
- 二氧化碳傳感器工作原理
- 來源:賽斯維傳感器網 發(fā)表于 2013/5/29
在我們的小學的自然中,就知道植物可以利用CO2進行光合作用。在光合作用中,CO2與水分相結合,在陽光的作用下產生糖分(和氧氣),生活中無處不在的CO2,我們對CO2很熟悉,在傳感器中有一種二氧化碳傳感器,原理如何?
CO2可以吸收紅外線波段的光線。這種吸收可用來測量單位體積中二氧化碳的濃度。
CO2的這種紅外吸收作用是造成溫室效應的部分原因。溫室效應是所有行星大氣層的特性,它的存在使得行星的表面溫度要比沒有大氣層時的溫度高。所有吸收太陽光線的氣體都會導致溫室效應,地球表面最重要的溫室氣體包括:水蒸氣、CO2和甲烷,他們都能吸收紅外波段的光線。
大多數的氣體傳感器能根據分子的密度給出相應的信號,即使精確到以百萬分之一為單位。根據理想氣體定律,當壓強和/或溫度改變時,分子的密度也會隨之發(fā)生改變,并在傳感器ppm值上得到顯示。準確的說這是錯誤的,因為氣體的密度(以ppm為單位)不會隨著溫度和壓強的變化而變化。
氣體傳感器度數的變化。其數據也可以被用于糾正因溫度和壓強變化而發(fā)生的氣體傳感器讀數錯誤。
考慮到水蒸氣對CO2傳感器的影響,這些信息是非常重要的。例如:在壓強、溫度和體積都不變的情況下,在氣體干燥的過程中加入水蒸氣,水就取代了混合物總的其他氣體分子。
轉載請注明來源:賽斯維傳感器網(kumelu.com)
- 如果本文收錄的圖片文字侵犯了您的權益,請及時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在24內核實刪除,謝謝!
技術文摘